参考消息网7月6日报道据法新社7月1日报道,联合国文化机构1日说龙辉优配,全球近四分之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受到水太少或太多的威胁。
科学家警告说,由于气温上升,包括飓风、干旱、洪水和热浪在内的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龙辉优配,该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所有1172处非海洋遗产地中,有73%面临至少一种严重水威胁——包括水资源短缺、干旱、河流泛滥或沿海洪水。
该组织还说:“水资源短缺预计会加剧龙辉优配,最显著的是中东和北非、南亚部分地区及中国北部——给生态系统、文化遗产和依赖它们的社区及旅游经济带来长期威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报告显示,文化遗产地最常见的威胁是缺水,而超过一半的自然遗产地面临附近河流泛滥的危险。
比如,印度阿格拉的泰姬陵“面临缺水导致的污染恶化和地下水耗尽,两者都在对陵墓造成破坏”。
在美国,“2022年的大洪水导致整个黄石国家公园被关闭,需要花费超过2000万美元修复基础设施以重新开放”。
报告说,伊拉克南部的沼泽——据说是《圣经》里伊甸园的所在地——“面对水资源极度匮乏,那里超过80%的可再生供水被抽走以满足人的需求”。随着该地区在今后一些年里变得越来越热,沼泽的水资源争夺预计会加剧,那里生活着候鸟,居民还饲养水牛。
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边境,维多利亚瀑布——在苏格兰探险家戴维·利文斯通重新命名前,最初称为“雷鸣的烟雾”——经常遭遇干旱,有时会缩减成细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在秘鲁,前哥伦布时代城市钱昌及其有着千年历史的脆弱土坯墙面临极高的河水泛滥风险。(编译/杨新鹏)
发布于:北京市信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