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东兴证券
9月5日,秋高气爽,阳光正好。安徽省南陵县国家级气象站与芜湖科技工程学校内热闹非凡,350名中小学生共同参与了人工智能与气象探秘科普研学活动。此次活动由南陵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南陵县关工委、南陵县科协、南陵县气象局联合主办,芜湖科技工程学校、南陵县惠民中学承办,旨在响应2025年全国科普月“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的主题号召,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激发科学探索热情。
活动现场。
气象站里探奥秘 小小气象员初养成
上午8时30分,研学活动首站在南陵县国家级气象站拉开帷幕。走进气象观测场,各种气象观测仪器令学生们眼前一亮,气象科普讲解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自动气象站、雨量筒、自动百叶箱、风塔风向风速仪、能见度仪等一系列重要的气象装置。在人工增雨火箭发射器旁,讲解员用“给云朵浇水”的生动比喻,让同学们轻松理解了人工增雨原理,并展示了火箭弹实物模型。学生们还动手操作调整火箭发射方位角和仰角,对气象观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以前总觉得天气预报很神秘,今天才知道背后有这么多科学原理和技术支撑。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今后我要好好学习知识,将来也能参与这些高科技工作。”南陵县惠民中学学生陈梦媛说道。在气象科普展厅,生动有趣的气象灾害科普动画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通过动画演示东兴证券,大家直观了解了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以及蓝色、黄色等不同预警信号的含义。活动最后,气象站为表现优秀的学员颁发了“小小气象员”证书,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气象奥秘。
科普讲座。
校园研学涨知识 人工智能显神通
上午10:00,研学队伍来到第二站——芜湖科技工程学校,开启了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探索之旅。在学校报告厅,安徽师范大学教授方明星为300名中职生带来了题为“自动化中的稳定、抗干扰与自然灵感”的科普讲座。方教授长期从事自动化专业教学与研究,在《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讲座中,他以生动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实物演示,向同学们讲解了视觉识别、处理、追踪技术,以及无人机、智能小车稳定控制的原理,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青少年易于理解的内容。
互动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四旋翼无人机在空中灵活盘旋,自平衡小车平稳行驶,深度相机精准捕捉图像,小机器人做出各种可爱动作,同学们目不暇接,纷纷举手提问。方教授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并为积极参与互动的同学送上科普图书作为奖励。
活动现场。
与此同时,50名小学生参观了学校人工智能展厅。该展厅配备了微笑互动一体机、AI下棋机器人、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系统、虚拟互动翻书、搭建机器人、笑颜如花、3D人脸名画等一系列智能设备。一款名叫“旺宝”的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备受青睐,同学们争先与它“互动”,在它引导下,大家逐一体验了智能设备:在AI下棋机器人前,同学们争相挑战,感受人工智能的强大;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系统展示区,大家通过模拟操作,了解自动驾驶技术的工作原理;在3D人脸名画设备前,同学们纷纷生成自己的“名画形象”,在欢乐互动中学习人工智能知识。
11时10分,50名小学生来到学校汽车实训基地。在这里,新能源汽车整齐排列,各种智能检测设备一应俱全。孙邦银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如机械臂焊接、智能诊断系统等。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和整车内结构,了解智能诊断系统如何快速检测汽车故障,直观感受到科技为汽车产业带来的变革。
据了解,此次科普研学活动是南陵县2025年全国科普月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通过“气象探秘+人工智能体验”的创新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东兴证券,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有效提升了科学素养。(任祖荣 李杰 扬子群 文/图)
信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